教育学全文_第30章教学原则(2)

发布时间: 2020-10-05 06:50:43
A+ A- 关灯 听书

第30章 教学原则(2)
循序渐进是指教学既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又要按照学科知识的演进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使学生能稳扎稳打地、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这里的“序”主要是指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识顺序,但“渐进”的“渐”却不是“慢”的意思。如何认识这个“渐”,新中国成立后教学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直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渐进”就是“慢慢来”或“慢进”的意思,因而也就有人因此否定这条原则,而代之以“快进”、“跃进”的提法。其实“渐进”并不等于“慢”也不只是量变,它应该是“逐渐”的意思,表明学习过程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入的一种程序关系。“渐进”既可以“快”,也可以“慢”。其速度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此外“渐进”也包括认识的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这个“渐”的程度可以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慨念来解释,“渐进”就是要把教学进度、难度始终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渐进”,就不用在“循序渐进”后面再加上一个“高速度高难度”来相结合了。其实,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高速度”、“高难度”并不与循序渐进原则相矛盾。
贯彻这一原则应该注意:
1.教师既要按照教材中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又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教师只有以精练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把整个科学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突现出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贯穿于教材内容中的基本线索。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必须注意要和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学习基础,而新知识又蕴含在旧知识中,或是旧知识合逻辑地发展。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学生是快是慢、是深是浅,这是由学生队知规律决定的,人为地“等待”或“跃进”,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把学生的知识打扎实了,认识能力提高了,学习进度、速度、质量自然会提高。
4.注意从学生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弥补不足。教师的教要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也要循序渐进,二者必须协调一致,教师要经常从学生那里主动获取关于学生知识掌握和智力发展的反馈信息,如发现不足,就及时补救。这也是循序渐进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更新和技能,使之能长久有效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够根据需要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知识的巩固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础。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在具有简洁快捷的同时也极易忘记。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为使学生的学习有坚实的基础并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牢固而熟练地掌握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牢固掌握知识不同于呆读死记。从生理基础来说,是在头脑中不断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条件反射需要及时强化才能使暂时性神经联系变成长久性神经联系。从学科的知识结构来说,巩固知识,就是要牢牢地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将知识结构转变为认知结构。这种高度简化浓缩了的结构有利于增强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以便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申类推,达到知识“再生”的作用。由此可见巩固知识是很重要的。
如何巩固知识?一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没有理解的巩固只能是呆读死记,是记不住的,即使记住了也于进一步学习无益。所以深刻的理解是实施巩固性原则的前提。
2.在探索中巩固。在自然科学中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可以在探索新知中求得巩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探索就是最好的巩固。因为当一个人力求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技能尝试解决一个新问题时,他就将过去的知识经验与眼前的情境及自己的情感、态度结合了起来。在实境实物中比较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比直接讲出结果要来得深刻牢固。但也要根据学习对象来确定,并非任何知识都适合用探索的方法来巩固。
3.在讲解材料、新知识中来巩固旧知识。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知识更新的广度要有助于知识的深度。成年人在职业上需要许多东西,但这些东西并不是花很大功夫去单调地复习而得来的,而是因为常常要用到这些东西,从而终身难忘。所以从新旧联系中去复习比单纯的重复要有效得多。与其拿出大量专门时间来温习旧知识,不如把巩固知识寓于大教学量之中。即变“温故而知新”为“知新而温故”。打破原有对复习的简单认识,使复习做到及时,内容与方式新颖多样,正确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4.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记忆是有规律的,影响记忆的因素也很多,要使学生记得又快又好还必须讲究科学的记忆方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很有效。此外根据事物性质归纳分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对照事物的异同等会比较有利于记忆。
七、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能为学生所接受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它是根据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而制定的,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
可接受性原则所依据的原理是: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而不能凭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地施教。教学不断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提出要求,这个要求学生可以做得到,但又必须通过刻苦努力才能达到。其难度和速度定在“最近发展区”,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目的。
贯彻这一条原则必须注意:
1.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进行教学。也就是第斯多惠所说的:“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但真正了解学生是一件很复杂细致的工作一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各个方面,还要了解学生整个变化发展过程。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来设计、实施教学更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这个“度”如何把握?以什么人为标准?这里既要照顾到优秀学生能“吃饱”,又要考虑中差学生能“吃了”。既要从现实水平出发,又要考虑将来的发展同时还要兼顾时代的特性,考虑信息时代知识来源的多元化,以把握学生的真实水平。
2.站在时代的高度,确定教学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越来越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在校学习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如何将这有限的知识化为“无限发展的潜能”?这必须重新确立我们的教学目标。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八、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材施教是孔子一贯主张的方法。由于环境、教育、学生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遗传的不同,每个学生之间都具有个别的差异,这些个别的差异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可变因素。如何看待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统一要求与承认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之间的关系,这点是否矛盾?这其实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国家的统一要求要在每个学生身上实现,就必须从个别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有效落实,而国家规定的统一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因材施教还要在共同目标下寻求有个性天赋和特殊才能的学生加以培养。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注意:
1.面向全体,照顾个别,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我国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班级授课的优点是计划性、统一性和集体性,比较经济而有效率,缺点是难于顾及个别差异。班级授课制中的因材施教问题一商是一个难题。首先要求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这个班的共性,以便向班级提出统一要求。其次是要认真对待个别差异问题。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身体、智力、社会经验、学习类型、学习能力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兴趣、爱好和需要等方面。仅从认知特点来看,每个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有的只有在组织得很好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学得好,而有的则更善于独立学习。面对学生的种种不同情况,教师对班上每个学生的特点必须作系统深入地了解。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就必须做到全体、全面和全过程。所谓“全体”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处于灰包状态的学生,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班级中的差生其实也有闪光之处,发现这些闪光点是转变差生的契机。所谓“全面”就是全方位来了解每一个学生,既要了解学习情况,又要了解思想状况;既要了解校内表现,又要了解校外表现;既要看成绩,又要看特长;既要看现在的成绩,还要看使用的方法和作出的努力。“全过程”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每一位学生。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水平的高低和学习成绩的优劣都是可以转化的,不能抱有成见和偏见,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一个人,要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作切身的体验,从而发现最不起眼的学生的最不平凡处。
2.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要落实到每个学生。教师在实施教学时,措施应灵活多样。如现在比较成功的经验就是在班级里施行分层分组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留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一有进步就自动升一格,力保使每个学生都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照顾学力不足的学生的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中才智出众、能力过人的高利生,以及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然后精心培植。对他们允许跳级,提前升学,给予进修深造的机会。总之,因材教需要教师有公心、细心和耐心,不能借因材施教而看重一部分学生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在方法上和要求上可以而且必须区别对待,但在爱心、人格上却应是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把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