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2)
狭义的环境专指社会环境中,自发的偶然的影响活动,它不包括教育在内,一般来说,家庭、邻里、亲朋、娱乐场所、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等对人的影响属于这个范围的影响,这些因素具有经常性、大量性、复杂性的特点,往往是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兼而有之,而且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因此,它给人们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广泛、深刻而又持久的,它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与学校教育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甚至很不一致。在后两种情况下,学校教育的作用会被削弱,甚而被抵消,以致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让学校教育得到多方支持和密切配合,那么,优化社会环境就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社会工程。
狭义的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直接影响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但是,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人对外部环境的反映具有能动性。一方面,人是通过他所参加的实际活动来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在活动中,人不仅认识环境,而且改造环境,人可以充分发挥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人只有在认识和改造环境的活动中,才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才能把握改造与发展自己的标准。另一方面,人又总是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等主观状况来对客观环境作出反应的。每个人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不断掌握知识,积累经验,而一个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总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或倾向性。以后,当其他环境因素作用于他时,他会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来对外部影响进行筛选和加工,从而接受或拒绝接受环境的影响。正因为这个缘故,同样的环境影响,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反应。同样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随波逐流,甚至堕落,而有的人却出于污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总之,环境对人的发展,无论施加什么影响,提供什么条件,都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和主观努力才能实现。
环境决定论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人,只能被动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们忽视甚至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是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这种观点是很错误的。
三、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指学校教育)是广义的环境的一部分,是按照发展人的身心这种专门需要而组织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历来的教育家大多重视教育的作用。《学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中也曾说过:“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育为什么能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呢?这是因为:
(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在人的其他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各种影响作用,也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人们耳濡目染的受到一些影响,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人的发展,但是,那些活动不是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的。同时,环境中的自发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方向是不一的,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它不能一致地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影响人,因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社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断的,是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拟的。
(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教师受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他的责任就是教育好学生,职业特点要求他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等方面要全面了解和全面关心。作为一个教师,他必须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环境中恰恰缺少这样的专职教育人员,一般来说,不如学校这方面的条件好与教育效率高。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在年轻一代的成长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年轻一代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知识的获得和思想品德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成人所给予他们的教育,不像成年人那样,知识的增长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除依靠所受的教育外,更多地依靠工作的实践、自学和自我修养。因此,教育对年轻一代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对成年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由于上述的原因,所以说教育对人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的人能够参加工作和做好工作。在新的技术革命影响下,有人认为利用图书馆、电视和计算机可以代替学校与教师,从而提出“学校消亡”和“教师取消”的论点。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认识和错误的说法。现代技术的发展,可以引起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电视和计算机等可以作为教学的手段,但却不能代替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图书馆可以给人以很多的信息,但是,没有专职教育人员的指导,是不能有效地获得系统的知识的,特别是对儿童和少年的学习,图书馆是代替不了学校教育的。
然而,教育的主导作用,也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从学校教育外部来说,需要家庭、社会同学校协调配合,需要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向大体一致,作用的各个方面相互补充,否则,这些因素内部的矛盾会造成作用力的内耗。如果学校教育的力量不足以抵御其他因素的反作用力时,学校教育就会陷入困境。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说,由于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的过程,所以,学校既要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的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具备上述条件,学校教育才有可能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指个体的主观意识、主观态度和主体活动对客观世界能动的积极作用。包括个体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
人是作为一个自觉能动的主体存在于世界上并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马克思说:“人是能动的自然物。”“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客体的关系就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个体在适应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解决着主体与客体的矛盾,使主体更适应客体的发展,使客体更能满足主体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客体与主体获得同步发展。
主观能动性是主体发展的基本特性,存在于主体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理性认识,同外界发生联系并确定主体的实践目标。正是这种目的性和意识性,调节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能动的发展过程,这也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社会实践不断增强人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能动性,并不断减弱出自本能的消极地被动地适应客观世界的情况,才逐渐能够从整体上、规律性上更全面、深入地把握世界。人的主观能动性越强,标志着人类离开动物界也就越远。
应该说,人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存在的一种反映,是一种主观意识。它是后天获得的,是环境与教育影响的结果。人生来只具有主观能动的机制与特性,它同环境、教育影响的结合,才形成一种精神和主观意识。但是,当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旦形成,就构成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在个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就教育来说,教育是使学生掌握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过程,是把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他自己的财富的过程。这种转化过程不像用镜子来反映事物那样,它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要求,厌恶学习,懒于思考,心不在焉,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所讲的东西是不会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的。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是赞成或是反对,是积极行动或是采取回避态度,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
总之,人的发展,就是先天与后天、内部与外部、主观与客观全部影响作用的总和。在这些因素的相互联系中体现出个体发展的规律性。